2005年6月24日,星期五(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二版:时政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下月起我省将刮反渎职侵权风暴
查办扰乱和破坏经济秩序背后的渎职犯罪
本报记者 仇健 通讯员 范跃红

  今年夏天,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内设的渎职侵权检察处将更名为“反渎职侵权局”,与反贪污贿赂局并列,成为检察机关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两个拳头。这是昨天记者从省检察院得知的最新消息。据悉,继省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挂牌之后,全省各级检察院将在明年上半年统一更名改局。
    三分之一职务犯罪源于群众举报
    群众举报,是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重要渠道之一。2004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控告举报线索12243条,其中涉及贪污贿赂的线索有5981条,举报渎职侵权的线索有1326条。到目前为止,各级检察机关已初查了案件4603件,从中依法立案查处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904件2191人,其中大案1114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1亿元。在这些立案查处的案件中,属于群众直接举报的占了立案数的32%。目前,全省各级检察机关已向108名举报人发出了172652元奖金。
    渎职侵权案件的认识误区
    近几年,反贪事业已被人们认可,一旦揪出贪官,老百姓总是感到大快人心,但同为职务犯罪,检察机关在查办渎职侵权案件中受到的阻力却要大很多。省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处处长陈春玉说,查办渎职侵权案件中时,人们往往对被告人报以同情,说情者也比较多,到相关单位去办案时,能够积极配合支持的少之又少,有的单位甚至还设置一些障碍。有人说“只要钱不落腰包,损失再大也没什么了不起,”也有人说“这是好心办坏事,失误在所难免”。
    其实,和人们的认识相反,渎职侵权案件往往会给国家和集体带来巨大的损失。去年全省检察院立案查办的170件渎职侵权案件共造成国家经济损失2亿5千多万元,导致44人死亡,31人受伤,6500多亩山林被烧毁,4100余立方林木被滥伐。
    渎职检察将与反贪并肩重拳出击
    为了提高渎职犯罪的打击力度,今年七八月份,省检察院的渎职侵权检察处将更名为“反渎职侵权局”。此外,从7月开始,全省检察机关将展开为期一年半的查办扰乱和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背后的渎职犯罪专项行动,涉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失职导致严重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犯罪案件;负有市场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失职、徇私舞弊犯罪案件;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失职、徇私枉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案件。